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
動物有聽覺、視覺、嗅覺和味覺,所以我們能聽到,看到,聞到同時也懂得品嘗,那植物呢?是否也有這些“覺”呢?
其實,這是我們站在動物的立場,用動物的一套系統(tǒng)來描述植物,以至于我都無法確認這算不算聽覺,視覺,嗅覺和味覺。如果說沒有吧,那光合作用又是咋回事?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!我姑妄言之,大家姑妄聽之哈。
01,什么是覺?
什么是“覺”?比如聽覺、視覺、嗅覺和味覺。**如果你把覺的定義是:能夠感受到對應的刺激,**那么,我認為,植物是有相應的感應的。
但是,**如果你定義為:有專門感知系統(tǒng),且該系統(tǒng)能夠進行傳遞和處理,**事實上,這也是我們一般關于聽覺的定義:
聽覺是指人類和動物的感知系統(tǒng),通過此系統(tǒng)可以感知聲音、噪聲和其他類型的聲波。聽覺系統(tǒng)包括外耳、中耳、內耳和聽覺神經。聲波被耳朵捕獲,然后經過耳蝸(內耳)中的聽覺感受器處理,最終被傳遞到大腦中的聽覺皮層,以產生聲音的感知和理解。聽覺不僅僅是人類語言和溝通的基礎,也是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和環(huán)境感知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這么來看的話,植物又不具備聽覺了,畢竟聽覺是針對有神經系統(tǒng)的人和動物來的。
所以,接下來,我們用第一種思路:感受刺激。那么,植物是具備相應的能力的。
02,聲音對植物的影響
植物是沒有感受聲音的器官,但是,植物可以對聲音有反饋。具體機制是,聲音本身是波,這些波觸及植物,于是植物就會感受到振動,隨后植物細胞內的生物化學反應會做出應對。
近些年來,還發(fā)現(xiàn)植物似乎對聲音有特殊的意義,比如2021年,頂級期刊《cell》上發(fā)表了一項研究,就發(fā)現(xiàn)聲音刺激可以調控相關基因的表達并促進花青素的積累,進而調控果實的成熟【1】。
聲音對于植物的成熟有直觀的作用,換成統(tǒng)計數(shù)字,如下:
而且,研究人員還找到了其背后的機制
植物感受到聲音刺激,影響到ACO2基因表達三條,這個基因是編碼花青素和乙烯生物合成的關鍵,于是乙烯合成增加,植物成熟加快。
所以,你說這植物,有沒有聽覺呢?
03,光照對植物的影響
這個都幾乎不用說,植物對于光照的反應可以說是我們中學生物里的入門內容。課本上用大量的篇幅解釋了植物的向光性問題,指出光對于植物的誘導,引發(fā)激素的改變,這背后也是一套生物學機制。
再比如光合作用。
所以,你說植物有沒有視覺?
04,嗅覺和味覺
如果說聲音和光照是比較特殊的存在,那嗅覺和味覺這東西就更復雜了。因為嗅覺和味覺,本質上是化學感受反應,氣味分子之類的被感受器感受到,于是就形成了嗅覺和味覺。
而植物,是對這些分子有反應的,做出相應的改變,那他們算不算嗅覺和味覺?
所以,歸根結底,我覺得,用“覺”來描述植物的反應可能不大合適,更大的是對于外界刺激的反應。
1 Yamazaki, Mone, et al. "Ethylene induced by sound stimulation enhances anthocyanin accumulation in grape berry skin through direct upregulation of UDP-glucose: Flavonoid 3-O-glucosyltransferase."Cells10.10 (2021): 2799.
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!
我們將定期推出
公益、免費、優(yōu)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