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科普:《變形金剛》里的大黃蜂是什么蜂?
來源:科普中國
發(fā)布時間:2022-12-14
瀏覽次數:2126
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

出品:科普中國

作者:EVEE(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)

監(jiān)制:中國科普博覽

說到大黃蜂,大家腦海中第一個閃過的是什么?

是電影《變形金剛》中那個愛搞怪的汽車人,還是長著一對鋒利大顎,擁有致命毒液的蜂中殺手?

說實話,就沖著電影中“大黃蜂”的性格和陣營,也沒辦法將其與昆蟲界中的殺人蜂聯(lián)系在一起,這究竟是咋回事呢?

(圖片來源:veer圖庫)

如果有細心的朋友看過2019年上映的電影《大黃蜂》,就會發(fā)現電影的英文片名其實是《Bumblebee》,bumblebee在詞典中譯為熊蜂,或者是大黃蜂,所以電影中將其譯為大黃蜂也算正常,但如果深究一下這個翻譯,多多少少還是有那么點問題。

《大黃蜂》電影海報


熊蜂到底是什么蜂

想要搞清楚前面這個問題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弄明白熊蜂它到底是個什么蜂。

世界上有超過250種的熊蜂,它們都屬于熊蜂屬(Bombus),該屬是蜜蜂科(Apidae)下的一個屬,所以熊蜂和小蜜蜂之間的親緣關系比較近,模樣看起來也和蜜蜂比較相像,只是在體型上要大個幾號,而且渾身還毛茸茸的,一股兒“熊樣”。

熊蜂

(圖片來源:bumblebeeconservation.org)

熊蜂屬內的物種在顏色方面差異較大,我們可以通過熊蜂腹段長軟毛的顏色來進行簡單的區(qū)分,將熊蜂分為三大類:白尾、紅尾,以及姜黃尾。

顏色不同的熊蜂

(圖片來源:bumblebeeconservation.org)

早年間,科學家們通過顏色、形態(tài)以及DNA序列等信息將熊蜂屬內的物種分為38個亞屬(分類學中,在屬以下的一個分類階元),2008年的一項研究則進一步通過一個囊括了所有熊蜂屬物種的系統(tǒng)發(fā)生樹,將這38個亞屬縮減為18個亞屬。

熊蜂自然分布于除了南極洲和大洋洲以外的所有區(qū)域,尤其是北半球的溫帶和亞寒帶區(qū)域,它們適應寒冷、濕潤的氣候,畢竟一身的毛不是白長的對不對。

和蜜蜂一樣,熊蜂也是社會性昆蟲,但是熊蜂的蜂后并非養(yǎng)尊處優(yōu)的貴婦,而是和普通工蜂一樣,要通過辛勤勞動來養(yǎng)家糊口。

每年早春,熊蜂的蜂后從冬眠中悄悄醒來,蜂后的蘇醒就意味著一個蜂群即將誕生。蜂后會尋找其他動物遺棄的洞穴來建造自己的巢穴。

熊蜂蜂后的生活史

(圖片來源:參考文獻)

在修建完自己的巢穴后,蜂后會修建一個卵室,并產下第一批卵,大約有8-14枚。在產卵后,蜂后會外出采集花蜜,用來喂養(yǎng)即將孵化的幼蟲。隨著第一批幼蟲發(fā)育成熟,羽化成為工蜂后,這個小小的蜂群就開始步入發(fā)展的正軌,不斷擴大規(guī)模。

正在交配的熊蜂

(圖片來源:bumblebee.org)

隨著夏去秋來,熊蜂進入交配的季節(jié),這也預示著一個熊蜂巢群的衰敗,雄性熊蜂在交配后陸續(xù)死去,而雌性熊蜂則會在自己挖掘的洞穴中冬眠,等待春天到來后,開始一個新的生命循環(huán)。


大黃蜂又是什么蜂?

聊完了熊蜂(Bumblebee),咱們繼續(xù)來看看昆蟲界中被稱為“大黃蜂”到底是什么物種。

事實上,熊蜂是熊蜂屬一堆物種的統(tǒng)稱,而大黃蜂同樣也是一類蜂的總稱,沒錯,就是那些大家同年的陰影,性情爆裂,容易攻擊人的蜂中殺手。

大黃蜂

(圖片來源:wikipedia.org)

這種大家日常中見到就會避之不及的大黃蜂大都指的胡峰或者馬蜂。胡蜂種類繁多,屬于膜翅目下細腰亞目中的胡蜂科,而馬蜂則是胡蜂科下馬蜂亞科中的昆蟲。在英文中,不管是胡蜂還是馬蜂,都被歸入到wasp(譯為黃蜂,胡蜂)中,不過wasp的囊括的范圍還要更大一些。但不管是胡蜂還是馬蜂(wasp),都和蜜蜂科下的熊蜂(Bumblebee)不是一個東西。

胡蜂和蜜蜂

(圖片來源:britannica.com)

不論是蜜蜂還是熊蜂,都通過采集花蜜花粉為生,而真正的大黃蜂,也就是胡蜂和馬蜂之類,除了少數幾個物種也會采蜜,其余幾乎都是兇悍的獵手,包括蜜蜂在內的小昆蟲都是它們的捕獵對象。

正在啃食蜜蜂的亞洲胡蜂

(圖片來源:entnemdept.ufl.edu)

毫不夸張地說,幾十只亞洲胡蜂(又被稱為亞洲大黃蜂)就可以讓一個蜜蜂的蜂群死傷殆盡。除了在原產地“作威作?!?,亞洲大黃蜂在其入侵的新地盤同樣十分“囂張”,其在入侵北美之后,因其較強的攻擊性和毒性,一度被人們稱為“殺人大黃蜂”。

亞洲胡蜂

(圖片來源:entnemdept.ufl.edu)

總的來說,中文中的“大黃蜂”在昆蟲學家眼中,其實是個相當混亂和不明確的俗稱,咱們要是平時拿不準應該用啥,就老老實實用熊蜂、胡蜂和馬蜂來進行描述。


不論是哪種“大黃蜂”,都有其重要的生態(tài)意義

雖然都是“大黃蜂”,但顯然一個招人愛,一個招人恨。

招人愛的自然是熊蜂,作為自然界中重要的傳粉媒介,熊蜂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態(tài)價值,特別是高海拔地區(qū)植物的授粉,很多都得依靠穿著厚毛衣的熊蜂。但根據研究報道,如今整個北半球的熊蜂種群都在減少,棲息地的破壞和農藥的濫用讓一些熊蜂物種瀕臨滅絕。

所幸,人們已經開始行動起來,保護熊蜂。2017年,美國將銹斑熊蜂列入瀕危動物保護法案,對其進行保護。除此之外,政府還通過規(guī)范殺蟲劑的使用,在綠化帶種植更多的蜜源植物來對熊蜂進行保護。

招人恨的則是胡蜂和馬蜂。在前面我們已經提到,胡蜂的攻擊性很強,且?guī)в袆《?,時常會有胡蜂攻擊人類的新聞被報道。除此之外,胡蜂還會危害養(yǎng)蜂人養(yǎng)殖的蜜蜂蜂群,讓蜂農們對胡蜂只想除之而后快。

但在這里,筆者想告訴大家的是,雖然胡蜂和馬蜂會傷人,破壞蜜蜂養(yǎng)殖,但是其同樣是維持生態(tài)不可缺少的一環(huán),在看到它們時,對其敬而遠之才是最正確的處理方式。

參考文獻:

1.Valterová, I., Martinet, B., Michez, D., Rasmont, P., & Brasero, N. (2019). Sexual attraction: a review of bumblebee male pheromones. Zeitschrift für Naturforschung C, 74(9-10), 233-250.

2.Williams, P. H., Cameron, S. A., Hines, H. M., Cederberg, B., & Rasmont, P. (2008). A simplified subgener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bumblebees (genus Bombus). Apidologie, 39(1), 46-74.

3.Wang, L., Wu, J., Li, K., Sadd, B. M., Guo, Y., Zhuang, D., ... & Li, J. (2019). Dynamic changes of gut microbial communities of bumble bee queens through important life stages. Msystems, 4(6), e00631-19.

4.Novotny, J. L., Reeher, P., Varvaro, M., Lybbert, A., Smith, J., Mitchell, R. J., & Goodell, K. (2021). Bumble bee species distributions and habitat associations in the Midwestern USA, a region of declining diversity.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, 30(3), 865-887.



歡迎掃碼關注深i科普!

我們將定期推出

公益、免費、優(yōu)惠的科普活動和科普好物!


聽說,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。
做科普,我們是認真的!
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
加入科普活動群
  •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
  • 認識科普小朋友
  • 成為科學小記者